聯合報╱記者羅印沖/台北報導】
2010.09.09 09:09 am
 

 

政府十年來推動集村興建農舍政策,很多農舍卻變成了豪宅,監察院認為內政部及農委會監督不周。圖為在宜蘭農地上蓋的農舍。
(聯合報系資料照片)

「農地變豪宅,真是太扯了!」監委劉玉山昨表示,政府十年來力推「集村興建農舍」計畫,但卻造成農地變建地、割稻機變豪華轎車等亂象,違背政策原意;監察院糾正農委會與內政部,要求行政院督導改善。

劉玉山指出,二○○○年修正通過農業發展條例,讓沒有自用農舍的農民可以集村方式興建農舍,且享有免徵田賦、地價稅、土地增值稅等福利;但十年來,農地經營仍未起色,倒多了很多豪華住宅。

根據監院糾正案文,今年六月全國共有八十五件集村農舍申請案,其中近半數在新竹縣;申請農業用地面積約四百六十六公頃,建築基地約四十五公頃,配合農地則有四百廿一公頃。

劉玉山表示,免稅優惠原是為了落實農地農用,保護農業生產環境;但調查發現,集村農舍建築基地多位優良農田,但配合農地多在不利耕作的偏遠山坡地、森林區甚至是養殖用地,顯然不符農民就近管理農場耕作習性。

調查監委劉興善表示,監院實地履勘山坡地保育區內的配合農地,發現當地雜草叢生,有些農舍建造人甚至不知配合農地在何處,顯然只把農地當建地,利用免稅措施蓋豪宅或建地,極少數才真正經營農業。

劉玉山履勘後也發現,集村興建農舍成功案件,幾乎都是營建業者採預售方式,以豪華、附有農場的平價別墅社區為訴求,對外徵集建造人,完全由營建商規畫、申請及興建。

劉玉山指出,營建業者在監院接受諮詢時也坦承,台南科學園區附近推出的集村農舍,參與興建人只有一成是農民,兩成來自企業,近半數則來自科技業;而新竹科學園區附近推出的集村農舍,也因價位比市區住宅低,吸引大量科技業者興建。

劉興善說,檢視農業發展條例十年來的推行成果,政府顯然未能落實政策目標,行政院應督導相關單位改善亂象。

【2010/09/09 聯合報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廣信顏光儀估價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